新闻资讯
行业资讯

力特一级代理商, -触宝的平台战略

来源:   作者:   发布时间:2018-04-23 08:44    点击数:24
东莞市长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      咨询热线:0769-81700518
 
自2008年创立之初,生长于手机端的触宝科技就选择了差异化道路——专注输入法专利创新,向世界出发。
 
当时,同代竞品搜狗输入法通过渠道预装占据了70%的市场份额,其他被手机原生输入法瓜分。“国内市场赚不到钱。”触宝创始人王佳梁这样分析。
第一,海外的互联网寡头不太涉足中小型公司的领域,触宝得以和相同量级的企业平等竞争;第二,国内市场更看重推广能力,线上下载、线下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预装的渠道多元化,制造商和运营商都被免费模式“宠坏了”;第三,移动领域的全球化特征更明显,工具类需求放之四海皆准。
 
更重要的是,海外有着更高的知识产权壁垒,契合这位前微软工程师的技术创新路线。“走海外市场就要坚持原创,否则老外会把你定义成copycat。”王佳梁说。
 
2009年上半年,王佳梁赴美参加展会,当时成立不足一年的触宝和海外运营商并未建立任何联系。王佳梁在法国电信运营商Orange的展台闲逛,向一位“看上去比较资深”的员工介绍触宝的产品,而他则向王佳梁推荐了一个开发者项目。
这位员工就是Orange项目的负责人,该项目当时刚刚启动,恰好缺少高质量的开发者,王佳梁争取到了和Orange的深度定制合作机会,触宝成为Orange在中国的第一批白金合作伙伴。
 
“那天我运气比较好。”王佳梁说。
 
事实上,和运营商、设备商合作需要高度的信任,因为输入法产品的用户体验将直接影响手机体验。“一旦预装入手机里,用户就会觉得这是手机的一部分。”王佳梁认为,“而不是像社交、游戏软件那样,像是第三方。”
 
对触宝而言,大部分的投入都集中在技术创新上。在收入只有百万量级的时候,触宝拿出其中的30-40%申请专利,这对于一个小型创业公司而言难以想像。
 
但正是这种对于创新和专利的执着,帮助触宝完胜了2013年底的惊险专利战。
 
2012年,拥有海外输入法80%市场份额和1000多项专利的Nuance,在试图收购触宝未谈拢之后,向地方法院提起侵权诉讼,并提请ITC(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)展开337调查。此前在337调查败诉的中国企业达到了60%,如果触宝败诉,必须退出美国市场,丢失大量客户。
 
经过10个月交涉,2013年10月23日,ITC下达速裁令宣判触宝不侵权,最后Nuance向ITC以及美国地方法院撤销了所有专利诉讼。
 
截止当时,触宝通过输入法的专利授权费用已实现收支平衡,有超过66种语言版本,占据安卓市场输入法20%的市场份额。触宝度过了最灰暗的挣扎求生期,专利带来的稳定营收使其温饱无虞。
 
但随之而来的是该商业模式和海外市场的天花板。专利付费模式只能获得一次性收入,随着免费概念深入,专利许可的市场会愈发萎缩,即使是Nuance这样几乎垄断的企业,也在削减对今年营收和利润的预计。在海外,输入法已经没有更多的想像空间。
触宝要回归曾被王佳梁评价“凶残”的中国市场。
 
回归:转型生活服务平台 入红海
 
回到中国,触宝并没有试图在输入法的推广上和土豪们比拼烧钱,而是直接转换了战场。
2012年底推出的“号码助手”是完全本土化的应用,王佳梁选择了拨号应用作为产品落点。触宝的商户数据库由三部分组成,一是通过爬虫技术从网络上获取的公开号码资料,二是从电商、运营商等合作伙伴渠道中获取的号码数据,三是用户实时反馈更新的号码资料。
 
后两者使其区别于搜狗号码通等其他号码类产品,其数据准确性及背后的挖掘技术被王佳梁视为核心竞争力。
 
推出“号码助手”一年半以后,触宝于今年6月19日宣布其“触宝生活”开放平台战略,在“号码助手”的基础上建立生活服务平台,向包括连锁品牌商、垂直服务提供商和个体商户等商户开放服务接口,为用户提供从查询、下单到支付的闭环服务。
从小应用到大平台,这等于将自己摆在了和巨头的同一赛道上,触宝要直接对抗的是微信公共服务号、百度轻应用和小米电话帮。
 
看似红海,王佳梁却视为机会。在他看来“空白市场”的原因是体验不佳:庞杂的app占领了桌面,日常的打开率并不高;微信服务号并不能提供原生app的所有功能,却要忍受同样繁复的订阅、查询、推送功能;百度轻应用更偏向于信息和工具类产品如日历查找,搜索场景也并不能覆盖日常服务类型;58同城等传统服务平台的移动端,C2C的发帖形式偏向临时性需求如租房,而缺少相对稳定的服务供应方。
他决心抓住这个市场的缝隙。
 
凭借“号码助手”获得的用户口碑和数据技术,触宝首先谈下了包括三星、华为、中兴、锤子、OPPO等主流手机厂商的手机预装,“号码助手”将直接置入其原生拨号器,当然,生活服务平台也附带在内。这部分今年的装机量可达5000万。
 
换言之,触宝生活平台今年将拥有至少5000万基于高频次拨号应用的用户。
“对手机厂商尤其是顶尖大牌厂商而言,用户体验好是他们选择我们的重要原因。”王佳梁如是解释和手机厂商的合作,“从更长远的角度,手机厂商也在探索新模式,很多人想学小米做互联网的服务,但自己没有精力去运营团队,单一厂商和商户谈判的能力也不够强。相当于,我们是手机厂商的批发商,帮助他们建立服务模式。”
 
目前,手机厂商的预装是免费的,但未来增值服务的收入触宝将和手机厂商有一定比例的分成。
 
解决了用户,接着是商户。依靠预装的用户量及流量,触宝逐个拉拢商户加入。
困难显而易见。商户首先看重的是平台的品牌与体量,相对百度腾讯,触宝无疑是家“小公司”;在确定合作关系后,双方也仍然面临接口和页面的技术适配问题;面对不同种类和量级的商户,触宝必须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。
 
因此,生活服务平台的进程并不快。自上月宣布推出以来,触宝仅完成了快递查询等一小部分服务接入。
 
虽然进程缓慢,但王佳梁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提升用户体验的可能。触宝最新的合作方还包括微软“小冰”,除了语音技术,王佳梁希望借助“小冰”的人工智能使触宝的交互方式显得更柔和与人性化,而非仅仅是简单的需求问答。
 
未来:独立生存可能性?
在企业的层面上看,触宝获得手机厂商、商户和微软的合作,这是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的胜利;但如果从更宏观的行业格局考虑,这也是巨头割据的自然结局。
 
BAT三足鼎立之下,创业公司投奔阵营获取资源的同时,意味着要签署诸多排他性协议——你不再和对方阵营的公司有所合作,这大幅减少了创新和开放的可能。而随着互联网公司开始投资控股甚至自制硬件,手机厂商对于和巨头合作也心存顾忌。
独立的创业公司更能轻装上阵。
 
“我觉得我们跟微信比惟一的优势也是最大的优势,是我们比他们专注。”王佳梁说,“微信可以做太多,做支付、做电商、做游戏……微信没有真正想好到底怎么做生活服务,又不显得太臃肿。这是我们的机会。你看,创业公司都是巨头打盹的时候成功的。”
 
但是他也在担忧,创业公司长大之后如何应对巨头收购?毕竟,很多曾坚持独立发展的创业公司最终只能走向妥协。
 
“两年前大家欢呼雀跃充满希望,随时准备掀翻互联网世界的旧秩序,成为新的BAT;而今天则是垂头丧气情绪低落,甚至觉得傍到一个大款或者退出就是成功。”这是UC总裁俞永福在2013年时所说,彼时他言之凿凿不被收购,要做“变量”。一周之前,他宣布放弃十年以来独立IPO之路,阿里全面收购UC。
 
曾号称要成为BAT以外第四家的京东,在上市前夕接受了腾讯2.14亿美元的入股,腾讯用QQ网购、拍拍网和易迅网部分股份“陪嫁”,同时慷慨地给出了微信的一级入口。代价是,京东15%的股份,腾讯总裁刘炽平进入京东董事会。
 
同样从海外市场切入最终成功登陆纽交所的猎豹移动,背后也有腾讯、百度、小米等网络巨头的影子。上市后根据AB股架构,腾讯拥有最多的投票权,此外BAT三家给猎豹带来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58%,占其在线广告收入的70%。
 
“死、苟活、傍大款、并购、上市。” 这是松禾资本投资人张春晖列出独立创业公司的五种结果。
 
似乎已经没有别的选择。“要么是做大以后卖给BAT,要么就做好长线作战的准备。坦率说,至少在三四年内BAT主导的局面不会改变。” 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。从策略上说,张毅给创业公司的建议是“避开以线上流量为核心的产品”,在大公司难以触及的垂直和细分领域,往往会暗生出下一轮的行业机会。
“我们还是希望最后能独立上市。”王佳梁表示,未来的事情难以预料,“但至少现在,我们并不属于哪个巨头阵营。”
【共有0条评论/我要评论】【收藏本页】【】【打印】【关闭

更多评论>>最新评论

快速评论

标题:   姓名:
内容:
 

相关信息